珐琅彩技艺成熟于比利时、法国、荷兰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(Flanders),15世纪末法国李摩居(Limoges)以其制作内填珐琅工艺为基础,发展成为珐琅重镇。
贝尔纳丹?德?罗丹于1518年携妻移居李摩居,以制作珐琅器皿为生,拥有5个工匠的小作坊。贝尔纳丹?德?罗丹去世后,其子皮尔斯?罗丹接过了珐琅作坊,在继承家族手艺的同时,对工艺不断创新发展,成为法国著名的珐琅彩工艺大师,罗丹家族的珐琅文化得以世代相传……
法王路易十三时代,国王特意选用皮尔斯?罗丹制作的珐琅彩酒杯作为盛器品尝拉斐尔红酒。1639年底,国王召见了皮尔斯?罗丹,令其为法国宫廷创作御用珐琅彩器。后来法王路易十四建造凡尔赛宫,将罗丹家族精制的珐琅器御藏,使得罗丹家族的珐琅器得以永久珍藏于华丽非凡的凡尔赛宫。
皮尔斯?罗丹家族为了逃避宗教迫害,逃出巴黎宫廷,隐居于瑞士汝拉山脉的GENOS山谷中。那里漫长的寒冬,为大师们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去制作更精美的珐琅彩器,同时,他们继承先祖皮尔斯?罗丹作品中使用的东方元素,创作出了大量具有东方神韵、具有匠心精神的珐琅臻品。在这一时期,罗丹家族的工艺创造出一系列特有的工艺技法和创作思路,使这项神秘的手艺焕发了新活力。四百多年来,皮尔斯?罗丹家族坚持家族经营,也因此完整地保存了这世袭的珐琅彩工艺文化。